《视觉动态设计》课程以中华传统纹样为核心创意源泉,融合数字技术与文化传承,构建起“技术实训—文化解码—价值内化”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。课程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图形,运用After Effects开展学习,并结合Blender、Unity等主流数字工具,系统讲授基础动画、路径运动、空间构建等关键技能,着力提升学生将传统文化元素转化为现代视觉动态表达的能力。在教学实践中,课程创新性地将“民族团结”“一带一路”等时代命题融入设计任务,通过“冬奥视觉设计”“数字敦煌”等真实案例,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传统纹样在当代语境中的文化意涵与价值表达。教学形式采用项目制、工作坊等多样化方法,并融合VR/AR技术营造沉浸式学习情境,构建涵盖技术实现、文化表现与价值传递等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。课程着力培养具备专业技能、文化自觉与创新意识的新时代设计人才。通过数字展馆展示、社区服务转化等形式,课程成果实现有效社会推广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。
第一部分 动态图形的基础知识
Part1. 单个图形的基础动态
Part2. 功能图标的图形组合
Part3. 遮罩图形的动态效果
Part4. 几何图形的连续动态
思政总结案例1: 纹以载道的东方智慧——方胜纹设计的动态解析
第二部分 动态图形的多样态变化
Part5. 文字组合多样态变形
Part6. 数据可视化图形动态
Part7. 二维图形的视错觉转场
Part8. 视觉空间的动态设计
思政总结案例2: 时空走廊的文明回响——回纹运动路径空间解构
第三部分 视觉动态的综合应用
Part9. 动态图形完整故事脚本
Part10. 物体运动的骨骼绑定
Part11. 三维场景的图形追踪
Part12. 实景动画效果的制作
思政总结案例3: 匠心粒语的未来叙事——瓦当重构中的技艺传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