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通信原理”是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,90学时,4.5学分,面向大三学生开设。教学内容包括通信基础知识、信号分析理论、模拟通信系统、数字通信系统等,是先修课程的综合应用,又为后续课程夯实通信理论基础。通过课程学习,能阐释通信理论、系统架构;能解决实际通信问题、应对通信新技术;坚持辩证的分析解决问题;具有通信思维、团队精神、工匠精神、创新精神和家国情怀。

图1 课程定位
本课程被认定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,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,荣获第五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一等奖。

图片2 课程沿革
课程教学注重思政教育,从课程内容、教学模式与方法、教学评价等多方面综合开展课程思政。围绕通信理论、技术与系统设计,挖掘思政元素,增加内容供给。辐射式的将思政元素渗入到多个专业知识点中。构建“感→悟→行→评→省”课程思政单元教学模式,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前预习、课堂学习、独立实验、小组合作项目设计、评价和拓展提升等专业知识学习全过程。课前自我感知、课中在老师引领下深刻领悟,在实验、项目设计、评价中践行思政元素,将课程思政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。通过实验、项目设计和课堂表现进行素质评价,用评价保证教学目标达成。

图片3 课程思政元素

图片4 课程思政内容供给

图片5 “辐射式”课程思政教学

图片6 “感-悟-行-评-省” 课程思政单元教学模式

图片7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过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