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话无线通信
本课程是面向全校全日制本科生开设的通识公共选修课程,着力于学生的精神成长、素质提升和知识结构优化的非专业教育。本课程主要涉及知识点有:通信发展史、无线通信的困惑、无线通信的编码、寻址、无线资源管理技术、5G等,通俗地诠释了通信的相关知识。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,努力让学生在在轻松中进行学习,增强学生对无线通信的学习兴趣,旨在拓宽非通信专业学生对无线通信的认识。课程内容强调知识的拓展,注重思维训练,能够连接无线通信知识与人类经验及现实生活,力求讲授知识通俗易懂,难易程度适合所有专业的学生修读。
课程名称:大话无线通信
课程类别(必修/选修): 选修
课程英文名称: Tal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
总学时/周学时/学分:28/2/1.5
其中实验(实训、讨论等)学时:
先修课程: 无
授课时间: 3-16周,周一/7-8节
授课地点:6F-504
授课对象: 非通信工程专业学生
开课学院: 电子工程与智能化学院
任课教师姓名/职称: 黄妙娜/讲师
联系电话:15917704490
Email:hmn830312@126.com
答疑时间、地点与方式:1.每次上课的课前、课间和课后,采用一对一的问答方式。
使用教材:《大话无线通信》,丁奇编,人民邮电出版社,2010年,第1版。
教学参考资料:
1.选用教材:《无线通信》,Andreas F. Molisch著,电子工业出版社,2015,第2版。
2.推荐参考书:《移动与无线通信》,颜春煌编,清华大学出版社,2017,第1版。
课程考核方式:开卷( ) 闭卷( ) 课程论文( √ ) 其它( )
课程简介: 本课程是面向全校全日制本科生开设的通识公共选修课程,着力于学生的精神成长、素质提升和知识结构优化的非专业教育。本课程主要涉及知识点有:通信发展史、无线通信的困惑、无线通信的编码、寻址、无线资源管理技术、5G等,通俗地诠释了通信的相关知识。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,努力让学生在在轻松中进行学习,增强学生对无线通信的学习兴趣,旨在拓宽非通信专业学生对无线通信的认识。课程内容强调知识的拓展,注重思维训练,能够连接无线通信知识与人类经验及现实生活,力求讲授知识通俗易懂,难易程度适合所有专业的学生修读。
课程教学目标
结合专业培养目标,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。这些目标包括:
1.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使学生了解无线通信系统的各个领域,本课程主要涉及知识点有:通信发展史、无线通信的困惑、无线通信的编码、寻址、、无线资源管理技术、5G等,通俗地诠释了通信的相关知识。
2.本课程建设试图给非通信专业学生一个通信的全景知识,通过大量的幽默的类比说明,让学生能快速明白一个原理的真正内涵是什么,而学生在获得这个知识的同时,也体验到了轻松愉快的幽默。
3. 学习是必要的,也是痛苦的。 本课程试图让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!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,努力让学生在在轻松中进行学习,增强学生对无线通信的学习兴趣,旨在拓宽非通信专业学生对无线通信的认识。
本课程与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之间的关联(授课对象为理工科专业学生的课程填写此栏):
□核心能力1.运用数学、基础科学、电气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的能力,用于发现、描述和分析电气装备制造、电力系统和电气自动化等相关复杂问题。
□核心能力2.独立完成电气工程相关实验,以及分析与解释数据的能力;
□核心能力3.具有对常用电气工程系统进行安装、调试、维护的工程实践能力;
□核心能力4.能够针对电气工程有关的复杂工程问题,开发、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、资源、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;
□核心能力5.项目管理、有效沟通协调、团队合作及创新能力;
□核心能力6.发掘、分析及解决复杂电气工程问题的能力;
■核心能力7.认识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,培养持续学习的习惯与能力,适应专业或职业发展趋势;
■核心能力8.理解职业道德、专业伦理与认知社会责任的能力。
理论教学进程表
周次
教学主题
教学时长
教学的重点、难点
教学方式
作业安排
1
发展历程——移动通信的前世今生
2
移动通信的发展史
课堂教学+
无所不在的移动通信
移动通信在我们身边、移动通信的特点和应用系统、移动通信的典型技术
课堂教学+小组讨论
3
无线通信的困惑
1、基站如何区分手机2、手机如何找到基站3、基站如何找到手机
4、如何识别手机用户的身份5、如何保证对话不被他人窃听6、如何保证“移动”着打电话不会有问题
4
系统组成——移动网络是怎样炼成
移动网络的构成
5
双工技术
区分移动通信收与发
6
编码调制
声音信号的奇幻之旅
7
无线电波、干扰衰落
移动通信隐形的翅膀、移动通信的烦恼与智慧
8
组网技术
移动通信的无缝覆盖
小组讨论
9
切换技术、呼叫接续
移动手机的不断跳槽、位置更新与呼叫流程
10
我和基站有个约定
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技术
课堂教学+小组讨论+
11
4G移动通信
4G网速为何能高达百兆
课堂教学+分组讨论
12
5G移动通信
万物互联的未来移动通信
13
移动通信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
分组讨论,学生上台发表观点
分组讨论
14
畅想未来的移动通信
合计:
28
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
考核形式
评价标准
权重
中期课程报告
调研是否充分、内容是否充实,描述是否准确,字数是否达到要求、论文格式是否符合要求
30%
期末课程论文
内容是否切题、充实,描述是否准确,字数是否达到要求、论文格式是否符合要求
70%
大纲编写时间:2019.3.6
系(部)审查意见:
系(部)主任签名: 日期: 年 月 日
黄妙娜
东莞理工学院
您当前登录的不是学生账号!请先退出后用学生账号登录。
抱歉!本课程暂时不对外校学生开放。
恭喜~您已经成功加入《大话无线通信》